文/陳舒榆 攝影/黃念謹
面對壓力,絕望者視為畏途,爽朗樂觀的王如玄會說:「所有努力過的事,都不會白費,勇敢去衝、去闖,把握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。」
「活在當下,繼續前行。」這不是盲目的樂觀主義,也不是悲觀的逆來順受,而是一路從律師、參與社會運動的在野立場,轉戰政務官的勞委會主委王如玄,在成長歷程中所學習來的生命歷練。
原是律師,跟政治沾不上邊的王如玄,接下勞委會主委一職後沒多久,就碰上全球金融海嘯,企業接連關廠歇業,眾多勞工被解雇或被迫放無薪假,她坦言,當時的壓力非常地大。
要一肩扛下全國勞工的福祉,不少人對她有所期待,這讓即便承受壓力也懂得「活在當下」的她,偶爾也興起調頭回家的念頭,「問題是,我知道我並沒有這條路可以選擇,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,因為再不全力以赴,就掛了,沒別條路走。」訪談間,頗能嗅出王如玄骨子裡有著不服輸,欲帶領勞委會同仁一路往前衝的魄力。
【往前】不讓自己有回頭的機會
或許有人會問,在逆境中照樣能走出一片天的王如玄,究竟有什麼樣過人的能耐?畢竟有許多人遭遇工作瓶頸、失業了,才會想要轉換跑道,但總會發現自己只是從原本的痛苦深淵,跳進另一個深淵,路像是愈走愈窄。
原以為擁有法律人特有性格的她,一路從職場上披荊斬棘、開疆闢土地走來,會有遠大的抱負或理想,但出乎意料得到的回答竟是,「憑良心講,我對未來的規畫,並沒有像別人那樣,會事先設定好目標。」她說,當律師時,她會善用每一天,把該做的事做好,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從政,即使有人看到她參與多場社會運動,主動問她是不是要從政,她都回答沒有。尤其每每看到新聞媒體上,政務官常被民意代表言語修理,還告誡自己千萬別當官。
但就是一念之間,歷經兩天的深思熟慮後,她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,期間有打擊、有挫敗,當然也有奮起、有壯志,如今這一幕幕都讓她深刻體認到,有些事是「有心栽花,花不成;無心插柳,柳成蔭」。年輕時,就去做想做、該做的事,別太會計較和算計,把握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,因為所有努力過的事都不會白費;把眼光放遠一點,就能懂得遭遇挫折時要正面思考,累積能量,就能將自己帶往下一個黃金生涯。
但說到這,王如玄也不禁揶揄自己,「當時就任勞委會主委,並不是因為自己看得遠,只是現在回過頭來看,覺得是這樣。」如此坦率直接的個性,絲毫沒有想像中政務官的扭捏作態,這也是許多民意代表對王如玄深表認同的原因之一。
【同理心】導引職場朝人性化發展
一談到勞委會近期推行的「員工協助方案」(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,簡稱 EAPs),王如玄就又回復嚴肅正經的神情,說道自己也來自勞工家庭,勞工面對各項壓力時的酸甜苦辣,她有著深切體認。尤其從富士康事件,很明顯能觀察到目前在大環境的趨勢下,企業能建立一個友善、符合人性化的職場,遠比保障福利待遇,還更能吸引勞工願意付出工作。
舉例來說,最近南部缺工得厲害,王如玄曾親自南下瞭解,為何大學畢業生在沒有工作經驗下,每月三、四萬元的薪資待遇,仍不願意應徵?直到她與一對父母對談,聽到他們說「沒有遠景」是不願讓兒子從事部分產業的主要原因。因為每天上班八小時,除了上廁所外,兒子都穿著無塵衣,也沒機會與人交談。他們質疑孩子,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,究竟能學到什麼?未來的發展又在哪裡?
這個觀點,讓王如玄感到吃驚,也頗能感同身受地想像,若是自己每天上班都做著重複的事,可能也無法長期忍受,畢竟人工作,不只為了賺錢維生這些最低需求,在某種程度上,人更想有願景。「只是必須要深入探討這樣的工作性質,是否忽略了『人性』面向?」王如玄提出富士康事件較令人憂心的層面。
尤其這些富士康員工,多半離鄉背井到深圳工作,他們絕對不只是個工廠內的作業員,他們有家庭、有各自的生活、與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,加上社會氛圍等,都會影響到整個人的身心健康。要如何在工作上獲得成就,同時又能受到人性化的對待,這真的只能有賴勞資雙方共同努力面對。
對此,王如玄也信心滿滿地表示,勞委會將會陸續推行相關政策,像是「快樂勞工Happy Call」,就是提供有需要專業諮詢的勞工們,一個申訴求援的管道;未來,也會主動與企業主取得聯繫,對於想建制員工協助方案的企業,勞委會也能提供免費資源,由專家與學者組成的團隊協助諮詢。
【紓壓】轉移,就能找到生命的出路
談到職場壓力,王如玄也有過感覺生活被擠壓到喘不過氣的時候,她認為人的壓力是無時無刻的,不同階段都有不同壓力必須面對。她談起念書時,自己多會全力以赴,因為很怕看到試題不會寫,而這種害怕和焦慮,即使當上律師也是因此。
她舉例,在擔任律師多年後,適逢兩岸開放,當時因為熱衷婦女議題,也有機會參與晚晴婦女協會,接觸到許多台商在大陸包二奶,要幫台灣配偶爭取權益的案例,她深知必須懂得大陸法律才行,所以決定報考大陸博士班。但忙碌的律師工作,讓她根本沒時間念書,直到考試前一天還在想:「我是瘋了嗎?沒事找事做,給自己這麼大壓力。」但因著好勝心,她有非考上不可的決心。於是,飛抵香港考試的那三天,她就死命地讀,念到半夜還在猛K。
她笑說,那是一種很苦的煎熬,但也因為這樣的煎熬,讓她又拓展了不同視野,開心分享那次考試,能一心一意念書,吸收到許多的知識,可是她當律師以來,許久不曾有過的幸福感。
當然,她知道自己是個特例,屬於壓力愈大愈有動力的類型,也懂得適時沉澱緊繃的思緒,要是真遇到沒辦法解決的事,她也會選擇「轉移」,像是聽音樂、跑跑步等,就是別讓自己又不由自主地去想那件無解的事。所以,她以切身的經驗提醒,勞工千萬要懂得「事前預警」,覺察自己面對壓力時的警訊,可別到了無可掙扎的困境時才崩潰,那就得不償失了。
【累積】學習面對挫敗的能力
不過,看似一路順遂,從小在學業上都能過關斬將的王如玄,很難想像大學畢業那年,律師高考竟會意外落榜,這事對滿心期待她一畢業就能考上律師的父親來說,尤其傷心。因為家中有五個小孩,王如玄下面還有兩個弟弟、兩個妹妹,她知道父親的經濟壓力大,會期待她一有工作收入後,能幫忙減輕家裡的經濟重擔。
這是王如玄第一次感受到挫折與壓力,只是,她很快就發現這個壓力對她來說,反而是種幫助。一來,那些壓力轉換成動力,讓她有非考上不可的決心,而且一旦認真去做的同時,自然就會忘掉壓力的存在,反而還能從中學習到更多。二來,這個挫折也讓王如玄學會謙卑,畢竟在那之前,一路走來她是多麼驕傲,還沒嘗過挫折的滋味。
就因為重考律師的經驗,讓她更能領悟「學習再學習」的重要性,認為人在念書時,念一遍會有一遍的體會;念第二遍時,感受又會不同;當念到第三遍,又會學到新的東西。所以時常有人驚嘆,王如玄怎麼可以把書念成這樣,其實她只是更懂得「累積」的道理。
說著說著,王如玄請助理搬來她二十年前保留至今的重考筆記本,從中就可窺見一二。
翻著一頁頁泛黃的紙張,上頭有著當時她一字字刻印上去的筆記,也有後來用不同色筆再註記上去的文字。王如玄說,這些筆記讓她一輩子受用無窮,直到現在要辦任何案件,也會回頭查看當初的筆記,還笑說自己無法忍受一點點瑕疵,寫錯字一定會用立可白塗掉,沒辦法忍受有錯字在上頭。也因為這些土法煉鋼的筆記,練就她思辯的能力,並在考試時能寫出工整筆跡,得以在那年律師高考中,取得全國第六名的成績。
【關照】審視隱藏於內心的不完美
眼前「活在當下,全力以赴」的王如玄,的確擁有令人稱羡的生活態度,這或許也可提供年輕人在面對生涯規畫時,一個很好的借鏡。
但問及家庭生活,如何在工作與家庭兩者間,取得平衡時,王如玄卻直言自己在處理這件事上,還真做得不太好,並乾脆承認自己是標準的「出外一條龍,回家一條蟲」。
從王如玄的言談中,對於先生的無條件支持,可聽出她滿心的感謝。尤其政務官是無休制,連周末都要工作,常常一早出門,夜裡才回到家。但因著先生永遠以她為榮的支持力量,每當她有優秀表現,總是當第一個稱讚她的人。王如玄也打趣地回應,自己也是懂得付出,會在先生的同事面前,大力讚揚她先生有多棒,還會跟先生說:「你的優良品質都幫你宣傳好了,萬一我過勞掛了,放心,會有一堆人排隊等著你隨時再娶。」
就因為瞭解,才能互相包容,這是王如玄夫妻倆最真切的相處之道。只是放眼現今大環境下,有多少雙薪家庭,在面對自己或配偶的職場壓力時,能像他們夫妻倆那樣懂得體諒應對?
不少夫妻無法兼顧工作與家庭,衝突變多了,以致家庭失和、婚姻危機等問題,在社會各角落輪番上演著。尤其那撞擊人內在心靈的力量,不管是憤怒、反省、轉變、放棄,都難以預料長期積累的情緒將有多龐大,也並非人人都可理性化解掉那般沮喪與壓力。追本溯源,若能提供勞工一個友善安穩的職場環境,就顯得格外重要。
面對這般勞工心聲,王如玄感同身受,堅定地期許自己要為勞工打贏這場權益之戰,並發自內心地從一個承諾開始,「未來,勞委會將積極把重心放在爭取勞工心理衛生的權益上,另外也會努力遊說企業建制更完善的員工協助方案,這是勢在必行的目標。」她以篤定自信的語氣表示著。
■【詳盡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】
■更多NOWnews雜誌櫃專區好文
文章出自: http://www.nownews.com/2010/11/06/320-2661881.htm
換檔震動會逐漸變大,為維護行駛品質有必要定期更換自排變速箱油。前驅車可添加於變速箱,後驅車則用於後差速器。因為在自動變速箱中有這許多精密之電子零件,還有依最重要之控制元件-油控板,小弟的車子是94 lancer,最近覺得變速箱怪怪的、不順。
留言列表